词句理解阐释一般要求考生对给定资料中出现的特定词语或者句子进行解释,或谈谈对此的理解等。近两年来,词句理解阐释是国考归纳概括类试题比较常见的一种考查方式,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出现该类型,并且2010年的省级和市级试卷对此均有所考查。
【示例一】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一表述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2011·国家·市级·第一题·2)
【示例二】“给定资料1”提到,权威部门指出,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十几年后变成“死海”。这里的“死海”是什么意思。(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00字。(2010·国家·省级·第一题·1)
词句理解阐释的作答方法如下:
(一)审清题意
词句理解阐释一般包括词语解释和句子理解两种出题形式,题目也较为容易理解,常为“解释某词含义”或“谈谈对某句话的理解”等。
(二)提炼要点
对于词句理解阐释,提炼要点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删繁就简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筛选资料内容、删减语言要素,剥离资料的非本质、非主要部分,使资料的中心思想与本质内容得以呈现。简言之,通过“删繁就简、去皮存核”取得资料的要点。
(三)加工要点
词句理解阐释的难点在于加工要点。
1.词语解释
解释一个词语的意思,就是一个下定义的过程。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概念具有“内涵”与“外延”两个属性。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的总和,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
在作答的过程中,考生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明确该词语的内涵。内涵可以从字面意思进行简单推导,也可从自身对其的一般认识出发。
其次,要从给定资料中找出该词语的外延,这是整个作答过程的关键一环。外延的确定必须回到给定资料中,找到该词出现的位置,以给定资料的内容为基础,将要解释的词语与特定的事件或事物联系起来。
要符合“准确、简明”的作答要求,全面、准确地把握词义,可参考以下模式作答: 总领句破题(所要解释词语的实质,即内涵)+进一步解释(说明所要解释词语的外延)+给定资料中具体事例实际作答中,答案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还应依据材料而定,切不可固守形式。
【示例】“环保错位”即是“先污染后治理”【内涵】,开始以较低的成本谋取工业的飞速发展,在获得巨大收益的同时,污染了海洋环境;后期不得不投入巨资,花费更大的代价,进行漫长的治理来恢复生态环境【外延】。日本兵库县在围海造地发展工业的同时,不注意海洋环境的保护,结果造成了巨大的后遗症,后期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力求恢复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具体事例】。(2010·国家·市级·第一题·2·参考答案)
需要注意的是,内涵虽然可以从字面意思进行简单推导,也可从自身对其一般认识出发作出判断,但由此得到的概念可能并不符合题目要求,这就需要对其外延进行确认,结合给定资料的叙述确定其符合题目要求的涵义。
【示例】“给定资料1”提到,权威部门指出,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十几年后变成“死海”。这里的“死海”是什么意思。(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00字。(2010·国家·省级·第一题·1)
【分析】本题要解释“死海”的意义,只要读过给定资料,就应该清楚这里的“死海”显然不是字面上的或者常识上的“死海”的概念,这里考查的是它的引申义。因此,在实际解释词语的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词语本身的内涵以及外延,才能准确、全面地概括出词语的真实含义。
2.句子理解
准确把握对句子的理解,必须首先清楚组成句子的关键词语的意思。这个过程与词语解释比较相似,即明确句子中关键词的内涵。要与相关资料的内容相联系,通过对句子中各个关键词外延的把握,确定关键词符合给定资料内容的实质,明确各个关键词的意义之后,将其串联起来,以具体的资料内容为依托,形成对整句话的完整理解。
【推荐阅读】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
【新手须知】招考公告| 考试大纲 | 报名入口 |准考证打印入口 |职位表下载 |报名表下载
【报考指导】忘记密码如何找回| 照片调整工具 |报考指南
【备考专题】行测|申论
湖南公务员考试交流QQ群:, 湖南招警考试交流QQ群: